▲3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2025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首都精神文明办、市交通委、市应急局、市气...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森林火灾易发多发时期,需要大家格外关注。下面,我介绍一下全市清明祭扫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有关情况。
从总体上看,今年清明祭扫森林防火形势较往年异常严峻复杂。从天候物候条件看,去年12月以来,本市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近70%,平均气温14℃左右,比常年同期(13.2℃)略偏高1℃,且清明节期间大风天气较多、空气干燥、林下可燃物湿度值持续下降,部分监测站点数据已接近极度易燃数值。从社会活动看,清明前后集中祭扫、春耕生产、郊游踏青等活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受传统习惯影响,烧纸焚香、违规农事用火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部分市民违规携带火种进山、随意丢弃烟头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使得野外火源管控压力激增。从历史规律看,2019年以来,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27起,其中16起发生在清明祭扫期,占比近60%,其中上坟烧纸、违规农事用火、电线打火、施工作业跑火是主要诱发因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期我市3天之内连续发生两起山火,虽然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扑灭,但是反思山火发生原因,教训极其深刻。其中,3月20日门头沟区雁翅镇因林缘耕地水泵房供电线路受大风天气作用产生短路打火,引燃地面杂草,迅速蔓延引发山火;22日房山区张坊镇一村民上坟烧纸引发山火,肇事人员涉嫌失火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中。
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市森防办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部署调度检查。前期已经出台春季森林防火紧要期8项攻坚强化措施、清明祭扫期10方面工作,对森林防灭火工作做出专项部署。进入祭扫高峰期后,将每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四不两直”检查,通报检查情况,督导各级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和各项措施。二是严排隐患筑牢防线。结合全市“降险除患”春季整治行动,集中清理、湿化林区散坟周边、农林交错地带、施工作业场所周边可燃物;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打击联合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加大对违规祭祀用火、农事用火、施工跑火等行为以及问题输配电线路(设施)的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三是强化宣传群防群治。向全体市民发送文明祭扫和护林防火倡议,做好文明祭扫安全提示。组织开展“矩阵式”森林防火宣传,组织各行业部门和各有关林区加强对祭祀用火、违规农事用火等的靶向宣传、线下宣传、警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防火意识。四是做好准备妥善应对。督用好卫星监测、塔台瞭望、地面巡查等“六位一体”林火监测手段,指导各级森防队伍加强对重点部位、高风险区域的靠前驻防、携装巡护,确保森林火情早发现、快处置。
同时,借此机会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三点倡议。一是文明祭扫,绿色追思。倡导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缅怀、家庭追思等低碳方式,自觉抵制烧纸焚香等陋习。二是严守规定,杜绝隐患。进入林区请主动配合检查,严禁携带火种、易燃物品,切勿在林区及周边吸烟、野炊、烧荒或违规烧秸秆。三是科学避险,安全救火。如遇到火情,务必保持冷静,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并立即拨打12119或119电话报警,切勿盲目扑救。
朋友们,森林防火事关生态安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松懈。让我们携手同心,用文明新风守护青山绿水,以平安祥和寄托清明哀思!
记者:刚才您倡导市民朋友们增强森林防火意识,想请问一下,市民朋友应该重点关注或者遵守哪些森林防灭火事项?
北京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云飞:
森林防火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增强法律意识、学习防火知识,不仅是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市民朋友守护自身安全、保护财产安全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网上报道了不少关于森林火灾赔偿、判刑的案例,因此我首先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遵守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如若引发森林火灾,造成损失的,依照法律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法规,在森林防火区内,不得违规野外用火。主要是不携带火种进入防火区、不在林区内烧火取暖、吸烟、点火照明、烧烤食物、烧荒烧秸秆垃圾、熏肥、放孔明灯,以及不要让儿童等人员玩火等等,简单说就是我们进山入林后只要不点火用火,一般就不会违反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市民朋友都能积极参与森林防火宣传,都能成为森林防火志愿者和宣传者,自觉践行护林防火,主动向身边朋友宣传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安全常识,文明进山游玩、文明祭扫,带动身边人共同形成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支持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
Copyright © 2018.jiale All rights reserved.